比特币凭开源账本实时公开验证交易,美联储为何不全面审计?

2025-09-10 18:04:47

比特币依靠开源账本技术,达成全部交易记录的实时公开验证,成立112年的美联储虽定期发布报告,却从来没有接受全面审计。

其紧急贷款计划不对外公开,外汇互换操作等关键细节也长期不对外公开,原因是什么呢?

比特币自我审计机制优势_比特币交易平台_比特币与美联储审计机制对比

本篇精选内容,是由奔跑财经·Web3.0研读室翻译而来,原文是Jain的《Why 16-year-old has an audit trail while the 112-year-old Fed does not》 。

文章对两者的审计机制进行对比,对两者的市场影响进行对比,对两者的监管效率进行对比,揭示中央银行与数字货币在透明度范式上的本质区别,分析这种差异对投资者产生的实际影响,分析这种差异对政策制定者产生的实际影响,分析这种差异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的实际影响。

1.比特币的自我审计机制

比特币常被说成是点对点数字货币,然而它最容易被忽视的特性之一乃是自我审计能力。该网络每隔10分钟借助工作量证明机制确认一个新区块,且由全球数千个独立节点进行验证。

自2009年1月起,已形成连续公开记录,该记录跨越90万个区块,包含近12亿笔交易。任何联网的人都可以实时验证数据,且无需许可 。

比特币自我审计机制优势_比特币交易平台_比特币与美联储审计机制对比

迄今为止,BTC交易总数 | 资料来源:

相比之下,美联储拥有112年历史,它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支柱,负责管理利率、货币供应与经济稳定,然而它从未经历过完全独立审计。

它会定期发布政策会议纪要,还会发布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表,然而对于紧急贷款细节、外汇互换额度与私人银行往来等核心操作,它依旧拒绝外部审查。

这种对比极具戏剧性,比特币诞生16年,其财务轨迹全程公开,然而掌控全球最大经济的百年机构美联储,却始终规避同等级别审查。

2.比特币的自我验证逻辑

比特币持续审计的特性是其开源设计的天然产物。

所有参与网络的人,都拥有同样的规则验证权,这打破了银行业原有的信息层级,在银行业中,内部人士有特权访问信息,而公众只能获取监管机构披露的内容 。

全节点概念是系统运行的核心,它们充当着独立的裁判员,节点不需要特殊许可,也不需要政治审批,任何人都可以用消费级硬件运行,从而获取完整账本副本,这种“勿信、验证”原则确保2100万枚比特币的供应上限,在不依赖权威机构信任的情况下也能执行。

每个新挖区块都含有固定数量的新生比特币,这种削减大约每四年通过“减半”机制来进行一次。从2009年时每区块50BTC的初始奖励,到2024年4月减半后的3.,流通中的每个货币单位都能够追溯到它诞生的区块。

区块链分析公司如和等,已围绕比特币公开账本构建完整商业模式。监管机构利用网络透明度追踪犯罪活动,比如在2021年,美国司法部通过追踪区块链钱包地址,成功追回殖民管道网络攻击中支付的63.7枚比特币赎金。

这种审计具备可靠性,它不仅源于透明度,更依赖冗余性。比特币账本副本在欧亚美多地均有分布,即便某地政府关闭了交易所或者数据中心,数据依旧能够从其他地方获取,从而确保审计过程持续进行且具备抗审查能力。

比特币自我审计机制优势_比特币与美联储审计机制对比_比特币交易平台

3.美联储的全球角色

美联储在全球金融里有着独特的位置。它仅仅制定美国的货币政策,可是其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国界。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,美元大概占据全球外汇储备的58%,全球近90%的贸易交易以某种形式运用美元。

鉴于这种影响力,美联储的透明度不只是国内问题,还和国际社会相关。该机构会定期发布每周H.4.1资产负债表,会定期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,会定期发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详细会议纪要,每年还会发布经外部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来披露资产、负债和收入。

然而这些披露仅仅涉及到表层的操作,央行那些最具权力的工具仍然游离于独立审查之外 。

以紧急贷款计划为例,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美联储创设工具,向国内外银行出借了数万亿美元。列维经济学研究所后来进行估算,各计划累计支持金额超过29万亿美元。但这些干预细节,仅在数年後,因诉讼和国会压力,被迫披露。

类似的保密行为同样出现在美联储广泛运用的外汇互换额度里,这一工具能够让外国央行在全球流动性紧张之际借入美元 。

要求提高透明度的呼声一直持续不断,众议员罗恩·保罗在2009年提出了“审计美联储”法案,该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后却被大幅删减,之后才成为法律,参议员兰德·保罗在2015年重启了相关努力,但是再次在参议院败退。

美联储一直反对这些尝试,官员宣称完全透明会让其决策政治化,还会损害独立性。前主席本·伯南克在2010年发出警告,对货币政策审议进行审计或许“严重威胁货币政策自主性与金融体系稳定性” 。

这致使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“选择性透明”出现,美联储会披露足够多的信息来维持市场信誉,然而却把最敏感的细节阻隔在公众视野之外 。

4.透明度鸿沟的影响

比特币和美联储在透明度方面存在差异,这种差异会从三个方面对市场产生影响,会从三个方面对监管产生影响,会从三个方面对公共问责产生影响:

首先在市场行为层面。

数据显示,2023年持有比特币超过一年的数量,在流通供应量中所占比例超过68%,这个指标是用来评估长期投资者信念的。比特币的链上数据能直接反映持有者行为,与之不同的是,美元供应缺少可以进行比较的统计数据,央行披露的内容聚焦于宏观总量,而非个体行为。

美联储反而创建相反机制:

传达货币政策是通过公告和新闻发布会来进行的,市场参与者作出反应,其依据的是指导性意见,而非可验证数据。

交易员每季度依靠点阵图来解读利率前景,虽然这些仅仅是委员们的观点,并非硬性承诺。预期和现实的落差能够在几分钟内引发全球市场数万亿美元的波动,这突出了选择性沟通、直接可见性的权重差异。

监管领域同样能体现出对比价值。比特币账本是完全开放的,这使得全球监管机构能够借助区块链来实现合规。

报告指出,在2023年,美国当局借助链上追踪,没收了和刑事案件有关的34亿美元比特币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美联储在危机期间与问题机构的往来情况,像2019年隔夜回购市场干预,最初时是完全不透明的,那时仅仅公布了总量,而求助银行的身份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。

信用差距对国际关系也有影响,严重依赖美元进行贸易或储备的国家,在无法知晓全盘策略的情形下,必须接受美联储的决策,这使得人们对替代方案的兴趣得到了推动 。

大西洋理事会2025年央行数字货币追踪器表明,金砖国家集团正在探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,超过130个国家的央行正在进行数字货币试验。

透明度差距很关键,原因是它重塑了人们对金融公平的认知。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成效,不过随着数字系统对金融责任标准进行重新定义,这种对比正变得越发鲜明。

首页
欧意注册
欧意下载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