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人民币推广引关注!大同分行揭秘诈骗套路及防范要点
黄河新闻网大同报道 最近,数字人民币开始普及,少数犯罪分子借机行骗,他们冒用数字人民币的名义,利用人们对其不熟悉而进行诈骗,导致许多人蒙受经济损失。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,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举办多项反诈骗活动,通过实际案例,剖析了数字人民币诈骗的惯用手法和预防方法。
真实案例:数字人民币退款骗局
大同市的王女士亲身经历了这样一起数字人民币的骗局。王女士在某个购物网站买了一件东西,没过多久就接到一个自称是那个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。打电话的人详细报出了王女士的购物记录,说买的东西有瑕疵,要给王女士办理退款,并且说明退款会用数字人民币来支付。
客服人员让李女士安装一个叫作“数字人民币退款中心”的应用程序,该软件是伪造的诈骗工具,接着指示她依照上面的步骤实施操作。李女士在上述应用中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、个人身份识别码以及收到的验证密码。紧接着,她接到银行发送的短信通知,内容是账户里的两万元人民币已经被转移。等到这时,李女士才察觉到自己被欺骗了,于是急忙去报警处理。
风险要点分析
伪造的官方应用程序:犯罪分子制作了和数字人民币官方应用程序非常相似的假冒软件,引诱受害者去下载并安装。这些假冒APP的界面和图标几乎和正规版本一样,一般用户很难分辨清楚,如果一旦在这些应用中输入了个人资料和银行卡资料,诈骗分子就能获取这些信息。
诈骗分子借助非法途径,窃取了购物记录、身份资料等受害者信息,以此作为诈骗依据,实施针对性骗局。他们编造退款、理赔等说辞,诱使受害者放松戒备,进而引导其执行指定动作。
诈骗分子在作案时会编造各种理由,比如需要核实身份、办理退款等,欺骗受害者透露银行卡详情、个人证件号码、短信验证码等核心资料,最终目的是为了非法挪用资金。
风险提示
选择官方途径:数字人民币官方软件系中国人民银行开发,用户须从官方网址或正规应用市场等授权渠道获取。安装前需核实软件的出品方信息、用户反馈等,以防获取到假冒版本。
小心处置不熟消息,对那些声称是服务人员、司法单位等打来的电话和短讯,要格外留意。正式单位不会用电话或短讯索要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这类私密资讯,也绝不会指示用户转账。
要确保个人隐私安全:不要在来源不明的网络平台或软件中输入个人资料,特别是涉及金融账户和身份认证的关键数据。另外,务必保管好验证密码,切勿透露给他人。
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告知社会大众,数字人民币为一种创新性交易手段,尽管具备多项长处,但在运用环节必须加强警觉,谨防欺诈行为。一旦察觉异常情形,须立刻向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沟通,以免蒙受经济方面的损失。此外,应主动钻研货币相关常识,提升个人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,齐心协力构筑一个安全可靠的金融氛围。